首页 > 视频营销 > 问答 > 社群营销的案例,社群营销的案例有哪些

社群营销的案例,社群营销的案例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4-16 06:59:58 编辑:网络营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社群营销的案例有哪些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社群,通俗的说就是建立一个群,而群里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相同兴趣的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大家会聚在一起的人群,我们所称之为社群。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社群,大概分为以下几种微信群百度贴吧今日头条公众号微博网络直播等一系列精准化社群。案例1、小米小米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崛起,与社群营销是不可分离的,其在运用社群营销的做法主要包括1、快速聚集粉丝小米聚集粉丝方式大致分为:利用微博获取新用户,利用论坛维护用户活跃度,利用微信做客服让新用户有一定的粘度。2、增强用户参与感比方说,每次开发更新MIUI时,都会让自家米粉参与其中,提出想法与建议,让工程师不断的改进,这种方式极大的增强了用户的主人翁感。3、加强用户自我认同感小米通过米粉节,同城会等一系列线下活动,来达到让用户亲身体会觉得我是主角的感受。案例2、正和岛聚集了中国近一半的企业家及富豪,也是国内最大的企业家社交平台,属于“圈子性社群”之所以能成功吸引众多企业家原因就在于,他可以在社群里把任何优秀人士,在他那里进行一个匹配,哪些人可以相互链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所以这些优秀的人也特别愿意来正和岛做客,不但有种回家的感觉更重要是可以无与更多的企业家探讨商业。总结在社群蛮荒的时代,依靠个人魅力,知识专场或传奇故事,能够快速圈起一群人并且很快开枝散叶,只有抛弃烦躁粗暴的营销模式,抓住社群本质的要点,才能把社群经济发挥到极致。

社群营销的案例有哪些

2,四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社群营销案例

市场上营销的案例很多,好多企业都觉得很简单直接复制过来使用,但是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我们可能只是看到了表面,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那是因为我们所欠缺的是社群营销的思维,。但具体如何进行操作,如何做才能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呢?对许多企业及创业者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今天冰姐姐来给大家分享四个成功的社群营销案例,希望能够打通你的任督二脉,为你带来一些启发。冰姐姐的社群案例一:小镇鞋店老板顾客社群营销收入翻3倍在一座四线城市的某小镇上有位开鞋店的老板,主人公叫小吴,面对激烈的竞争,做着传统的等客上门的生意,店内销售额越来越少,认识我以后,开始采用我的实体店顾客社群,尝试做自己店的顾客社群营销,首先顾客进群。顾客不是硬拉顾客进群,而是吸引顾客进群,吸引顾客进群有两个方法:1)做一张顾客福利抽奖群海报。2)到店消费顾客进群送小礼品。这样很快就能让群里有了精准的顾客来到自己的群里。每天固定时间,开始带着顾客一起做游戏,请成员,分享自己的故事,看图猜物,都是有奖活动,每天送出去几份礼品。顾客来领奖,晒到群里,同时会帮助店主把抽奖活动发到朋友圈。小吴推出一些促销活动比如:1、充值XX元送XX礼品2、消费XX元送XX元积分,积分可以换礼品。3、购买抵用券送礼品,同时可以享受店内抽奖福利。这样她的业绩有所增长,因为买鞋是低频的需求,不可能三天两头买鞋,小吴又运用了我教她的社群联盟。冰姐姐的社群什么是社群联盟?就是帮助周边的其他商家也建立顾客社群,大家流量共享,相互做活动,如果你的群里有500人,10个商家就是5000人,那么你的流量来源就很广。有了商家联盟,商家可以给到顾客福利,比如9折,8折。小吴是联盟的盟主,发动这些联盟商家群里的顾客成为会员。会员费50元左右,成为金牌会员,可以享受商家的集体福利。最后总共有八九百人成为会员。会员费成为联盟的经费,因此带来的客流消费,让她店里的生意利润提高三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商家主动找到她要加入联盟,入盟费每家收1000元,照样有商家有加入,这样商家的流量就拼到一起,非常有价值。案例二:有一家新开业的实体店,老板非常聪明,在装修的时候就在门口拉上横幅写着,取名现金奖励,一经采纳,现金奖励一万元,求广大兄弟朋友帮我这个店取个好名字,然后下面贴了一个老板的二维码,通过扫码进群,结果将近一周的时间,扫码的人数就达到了三万之多,有附近的商家,也有附近的小区人群,也有在旁边经过吃饭的上班族,大家反正每次路过都会看一眼,因为大家都有参与感,所以每次路过都会情不自禁的往招牌上看一眼,于是很快在当地迅速的传播了开来,而店主也运用社群营销,通过朋友圈,告诉所有参与了这个取名活动的用户,开业后到店消费,通通八折优惠以表示感谢,客人觉得自己付出了脑力活动,既有了参与感,又有实际奖励作为反馈,所以体验非常的好,二、老板也达到了引流和截留的目的,而这就是典型的互动营销。案例三:小米小米的快速崛起,绝对离不开其社群营销。其在社群营销上的做法,主要包括:其一,聚集粉丝。小米主要通过三个方式聚集粉丝:利用微博获取新用户;利用论坛维护用户活跃度;利用微信做客服。其二,增强参与感。比如说,开发MIUI时,让米粉参与其中,提出建议和要求,由工程师改进。这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主人翁感。其三,增加自我认同感。小米通过爆米花论坛、米粉节、同城会等活动,让用户固化“

四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社群营销案例

3,张文思卖男装用微信社群这5个绝招垄断周边3公里客户

卖男装 垄断周边3公里客户?用“社群立体引流”+“社群5个绝招”全国300家门店,营收增长20% ?实际社群案例复盘:这个男装在全国有300多家店,运营方式是社群+店,一个店一个群,我们在给这家企业做咨询服务,给他们全国几百家门店搭建社群体系。(我们另外一个做家纺的企业也是在做社群+门店的形式)如果你不了解这种形式,不了解社群,男装企业每一共有700多个群,请问700多个群该如何定位?张文思老师,通过以下5个社群绝招,让品牌规模化操盘社群,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①首先目标设计:目标很清楚就是卖货,项目有很多核心商业机密,所以不变透露。举例:社群卖面膜和卖衣服一样吗?卖面膜会产生不断的消费,但衣服不会天天买,消费频次不同,所以目标设计是不同的。卖衣服隔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在线上做一次大促,卖爆款的衣服,夏天到了,在线上卖T恤,一个人在线上买T恤,他会买几件?答案是一件。你是不是有所怀疑,每人只买一件怎么能够养活门店?除了做线上卖货,还要把线上的导流到线下门店。只要你在线上买衣服,不管是淘宝、天猫、京东等等,还是社群电商,一般情况都是买一件。但是如果到线下店,有导购的情况下,导购给你搭配说“整体搭配很好看,这件也很漂亮,那件也很好看”,往往在线下你会买多件。所以我们给这个企业社群做的目标定位不仅仅是线上,还要导流到线下,增加门店销售额。②接下来就是用户画像:这个专卖店不是在商场,在商场会是中心化流量,而这个专卖店是街边店,周围3公里范围,用户都是小青年。有个很好玩的现象,买女装的都是女人,而买男装的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为什么?有一半是小青年的女朋友或老婆。基于这个用户画像,我们在群里聊天应该怎么聊?大家都离的很近,就聊聊本地生活的事情,前期我们在群里试错,让社运营去在群里聊本里的小学,来发起话题,知道什么样的福利能吸引他们,做什么样的活动能吸引。③用户结构:这样每个群都是500人,群的用户结构是扁平结构(如果不清楚什么是扁平结构,就要自行补脑,之前分享过)这个群不是靠网红的,网红是IP大家都是网红的粉丝来进行销售。这个品牌男装店都是导购,要了解群里人群,哪些是小白,哪些爱聊,哪些是活跃份子,哪些爱分享,喜欢分享的人在群里让他有成就感,让小白在群里能学服装搭配或本地资讯。④第四点就是用户连接:线上结合线下,目的是让大家线下能见面,如果做活动只有一个人到门店这是销售,但是做的是用户连接,让这些小哥哥一起组团来到线下,你不买衣服都没关系,让你们认识了,那么这个社群就输出了很高的价值。怎么做强连接?一招团购打天下。操盘社群有小规模操盘和大规模操盘,小规模操盘就几个群你可以玩各种类型的活动,一旦大规模的操盘几百群上千群就不能做复杂的活动,比如:做活动这件衣服原价200元,活动价180元,只有群内成员可以享受,你和别人团购都没用的,只能和群内的人一起团购,再来线下提货,这么近没必要发快递。3个人团购的就要一起来,来了还会有赠品。这样是不是就给用户创造了连接?有人会说,这个群不缺流量吗?因为线下有用户,线下用户直接进社群就好,同时这个群还会做群裂变,怎么做?因为服务企业有保密所以不能在这分享了···⑤第五点社群价值设计:如果你理解原价200元,团购180元是社群价值,我认为你理解的社群价值很浅,你应该回顾上节的分享,正真的社群价值是马斯洛,满足了用户的社会需求还是满足用户的成就感和价值感需求。连接小青年就是解决社会需求。这种大规模的社群大几百的社群会怎么做?看以上5点,当你了解这些,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最后一点就是项目实操,这里不方便说,想要参加看最下面回复就可以了。如何做出,不推销、不打折、让用户只买你,不买竞争对手,进而帮你转介绍,还能复购的系统?不要只听我的分享,学会独立思考!社群是思维,更是方法,要想把社群私域流量体系套用再你的生意上,没有时间和实战的积累,只靠自己摸索,必须做好接二连三死群的心里准备。但是,你要知道你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有人已经有人解决了你只需要找到他,帮你解决!坦白讲,每个问题的背后不是付出巨大的时间和财力成本,只靠自己摸索时间漫长还不一定有结果。你想通过社群营销提升业绩,拥有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学习现有成功经验是最合理的选择。对于生意人来说,什么成本最高?不是租金,人工,材料,而是时间和不断试错的成本最高!所以:花钱买别人摸索十年的成功经验,是最便宜,最快速的成功捷径!

张文思卖男装用微信社群这5个绝招垄断周边3公里客户

4,关于社群营销如何来理解

中国网民接近8亿,流量聚集意味商机无限。今天数字君就带你一起来呱唧呱唧互联网营销中的——社群营销。首先,咱来看两个风靡一时的经典案例。一卖手机的小米 : 为发烧而生小米曾经有3个论坛,分别是MIUI论坛、米聊论坛,小米论坛。当然,现在米聊论坛已经关闭了。小米论坛火起来的契机是发布小米手机,几天的时间内涌入了几十万的注册量,其实算不上有什么艰难时期,可以说是一下子火起来的。当时,一没有雷军的名气背书,二当时小米还没有公布手机计划,完全的发烧友ROM论坛。至于如何发展的,居然很简单,完全没动用传统的广告公司包装+常规宣传套路,仅仅是利用优质产品(MIUI ROM)和高质量的内容(产品、技术讨论)吸引优质用户(刷机ROM中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并逐渐向普通用户扩散。在硬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利用软件来提升手机的运行速度成为唯一的选择。当时各类ROM层出不穷,有团队制作,也有个人发布,同时形成了很多专门的论坛,比如当时的机锋、安智等论坛,活跃着大量的ROM爱好者。机智的小米团队,让MIUI从这些论坛开始入手,通过各种方式联系知名网友,宣传自己新制作的ROM,经过一番努力,最终联系到了100位网友称为首批MIUI ROM的体验者,也就是小米所谓“100个梦想的赞助商”的由来。由于产品体验不错,问题反馈及时,工程师随时在线答疑解惑,BUG及时修复,MIUI逐渐在发烧友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并不断扩散,用户越来越多。到小米手机发布时,MIUI论坛已经积累了30万用户。二卖思想的:罗辑思维罗振宇说:挣钱是世界上最体面的生活方式。不久前的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罗振宇再次印证了这个观点:我不是什么媒体,我就是个买卖人。关于罗辑思维的文章很多,大多数人认为是电商+会员制。电商占大头,开发了很多产品。这种社群是偶像导向的,以罗胖为中心,不过现在慢慢的开始去中心化,在罗友圈里构造了很多具有想象力的社交方式,罗胖的节目现在更多只是一个曾经聚集这群会员的共同点。《罗辑思维》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结果是真实的,这让不少等着笑话的人失望了:这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售罄,160万元入账;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0元的普通会员名额出售了4892件,1200元的铁杆会员出售了495件,在淘宝出售的商品短短半天就出售完毕。好了,上面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你注定成为不了第二个小米和罗辑思维,但你只要懂得社群营销,你完全可以成为自己领域的小米和罗辑思维,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铁杆粉丝,形成精准营销。那么,如此神奇的社群营销该怎么做呢?首先,什么是社群营销社群营销是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通过某种载体聚集人气,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群体需求而产生的商业形态。社群营销的载体不局限于微信,各种平台,都可以做社群营销。论坛,微博,QQ群,甚至线下的社区,都可以是社群营销。社群营销怎么做社群,简单来说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们有明显且共同的社交属性(共同爱好,共同偶像抑或共同的家乡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敲黑板)↙↙↙:? 社群定位:确立提供聚集的目标人群和聚集的目的,规化社群调性;? 用户画像:基于产品需求找首要匹配的核心用户;? 内容建设:圈层建立,不断细化内容,推送话题,培育用户对社群的情感依赖与粘性;? 活动运营:线上线下活动拉近用户与产品的距离,培育用户对品牌的依从性;? 群员标签:建立用户档案,切记“用户关心的,才是重要的。总之,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把你的用户当你追的男神/女神来对待!前方高能:不要踩坑!?社群并不是越大越好!要做到精。?社群运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记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社群运营的是用户,重视用户的感受和体验,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互动。?通过多中心化,让整个群焕发多种生态,让每个群成员在参与中得到价值感。?线下活动深度连接。毕竟线上只是个交流平台,线下在能发挥真真的价值。如果说要把社群从商业的角度来分析的话,那么数字君会有三个提示给到你:? 平台渠道。把社群引流到销售渠道中来的方式。例如罗辑思维的罗友会、卖书。? 售后维护。如目标人群已转为客户,可利用社群维护,形成二次或多次销售。? 把用户当成自己的UE。用户直接反馈自己的使用体验,服务建议等,将产品的发展融入到社群,让用户更有代入感,从用户体验转换成产品经理。说了这么多,最后数字君给大家举一个传统企业通过做社群营销如何成功逆袭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霸蛮社霸蛮社?听到这个名字你怎么也不会和吃的扯上关系吧。霸蛮社创始人的创始人:张天一——中国最红的米粉店老板,北大法学硕士,90后创业明星。霸蛮社现有粉丝近20w,每日活跃在社群统计近1w人,粉丝沟通全部是在微信群上进行沟通的,有差不多2000多个是官方直接接管的微信群。每周组织线下活动。为此,张天一对于社群运营的优势作了详细解释,“首先有社群能让店铺选址更大胆。社群成员关系是长期的,靠社群引流,他们会把门店作为固定大本营,这样可以选地段稍差一点的地方,缓解了餐饮业租金贵的难题。其次,缓解招人难。当很多餐饮同行用大叔大妈当服务员的时候,我们能保证自己的服务员都是90后,这帮人精神状态非常好,事实上有很多社群成员最后成了伏牛堂的员工。这就是员工即用户,用户即员工。他们对你价值观认同,比一般员工黏性更高,忠诚度也更有保证。”据说伏牛堂年销售额过亿元,将一碗米粉卖出高逼格,张天一甚至还受过总理接见,除开他独特的运营思维之外,伏牛堂广为人知,与张天一运用的社群营销也脱不了关系。好了,今天数字君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关于社群营销更多秘密,欢迎关注数字君并留言,让我们一起玩转数字营销,一起装逼一起飞!!!~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搜索微信号: marketer01
文章TAG:社群社群营销营销案例社群营销的案例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视频营销排行榜推荐